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2018年至2019年,翻譯行業全球前100強企業收入增長11.5%,相比之下,2017年至2018年為17.5%。前十名中,與2018年相比增長11.8%,前50名增長9.7%,排名50至100的其他球員增長15.8%。與去年的排名相比,宏觀經濟因素為媒體和娛樂(M&E)以及整體貿易等部分行業創造了一種觀望模式。盡管增長放緩,但對于這樣一個規模的行業來說,市場仍在以健康的速度增長?偟膩碚f,我們的預測是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略微放緩,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增長到6.2%左右。我們估計2020年該行業的規模為570億美元。
如果我們不提及冠狀病毒對該行業的潛在影響,那就是我們的失職。在撰寫本文時,諸如會議(口譯)和旅游(翻譯)等行業已經受到疾病潛在傳播的嚴重影響。如果它成為流行病,翻譯行業將受到與其所服務行業相同比例的影響。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情況,采用6.2%的復合年增長率,我們未來五年預測是2025年市場將達到770億美元。
亞太和印度:增長空間很大
亞洲新興市場和印度被視為最有增長前景的地區。盡管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可能與之不同,但全球經濟在2019年已經火了起來——成熟的翻譯市場有機會為世界其他地區蓬勃發展的市場提供語言服務。特別是媒體和游戲本地化公司,它們正在向東看。對亞洲到亞洲的內容有著巨大的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和韓國的內容。中國和韓國在5G和區塊鏈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這將推動新平臺和新內容形式的發展。東南亞急需內容,尤其是在過去幾年,OTT服務(比如Iflix)已經開始取代線性頻道之后。隨著土耳其和韓國等國開始將電視劇內容出口到拉丁美洲,全球電視劇市場也風靡一時。本地化公司目前在這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大多數商業模式都是建立在把所有東西都譯成英語和其他語言的基礎上的。這不僅意味著更長的周轉時間和更高的成本,還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失去重要的文化差異。亞洲到亞洲內容的增加將需要專業的翻譯人員、配音演員和更好的機器翻譯解決方案來支持這些新的語言對。到2020年,全球電子游戲行業的收入將超過50%手機游戲。這一增長將由中國引領,中國可能在收入方面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電子游戲的領導者。我們也可以期待在“六大”(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東南亞地區看到電子競技的蓬勃發展。整個亞洲,尤其是印度,對視聽內容的需求正在增長。印度被認為是未來幾年增長的最大機會。例如,在中國產生的視聽內容已經被進口到印度。對于西方媒體本地化公司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價格如此之低,以至于公司可能很難在量產的同時還能盈利。
二、主要趨勢和挑戰
從行業頂級公司的排名,重要市場影響者的觀察名單,以及許多行業專家所做的簡報等方面來綜合考察,以下是針對語言服務市場關于當前狀況的主要調查結果。
從2019年開始,展望2020年及以后,語言服務供應商(LSP)面臨的兩大挑戰將是可擴展性和能力。這兩大挑戰幾乎與語言服務行業目前的所有其他趨勢和挑戰都有關聯,無論是結果還是驅動因素。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生成內容——尤其是在線內容。這導致了內容的爆炸性增長,隨后對翻譯和本地化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種趨勢預計2020年繼續。雖然更多的內容有望增長,但LSP可能難以利用現有的員工和技術來處理不斷增長的內容量。在2020年,找到合適的人才并投資于自動化重復任務的技術以及補充LSP服務的技術將是關鍵。最終用戶也改變了他們消費內容的方式,隨著關注度下降到7秒左右,視頻內容變得更加流行。這不僅影響到媒體本地化領域,也影響到傳統的LSP,后者可能不得不采用新的策略或重新構建他們的服務。例如,包括字幕,一旦5G普及,這一趨勢預計將進一步增長,這將使內容以指數級速度和規模提供。LSP們現在應該準備好了。
(一) 媒體本地化正在蓬勃發展
進入2020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媒體本地化上。2019年,這一領域發生了很多變化。超高端(OTT)媒體服務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并不斷增長。一方面,產生了更多的情節性內容;另一方面,媒體行業的傳統角色正在發生轉變。隨著像Netflix這樣的傳統發行商開始生產原創內容,像迪斯尼這樣的傳統制作商意識到,要保持競爭力,他們需要直接進入到消費者服務領域?紤]到OTT平臺如Disney+和Apple TV+的預期,今年上半年前20名媒體本地化內容提供商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下半年,當這些新平臺推出時,內容激增,Netflix和Amazon等公司通過發布更多內容進行反擊。所有這些都轉化為媒體本地化提供商的增長。盡管真正的激增據說是在2020年末和2021年初,那時所有這些內容的國際化預計將開始發生。媒體領域增長的另一個跡象是并購活動的激增。2019年9月,前競爭對手IYUNO Media Group和BTI Studios合并,鞏固了其在該領域的第二大玩家地位,僅次于SDI Media,目前總收入1.85億美元。在歐洲,總部位于法國的配音兄弟公司開始向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擴張。從并購的角度來看,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即小型電影公司希望加入大公司的行列,而大型買家則希望收購小型的國內業務?梢灶A料,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領域的小公司將逐漸消失。
(二) 優化服務技術
我們的研究表明,2020年每個人都在考慮技術。隨著數字化轉型的繼續,技術在使LSP優化其內部工作流程和向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買家要求語言服務提供商不僅要提供本地化的資產,還要按照分銷渠道所需的特定格式提供這些資產。為本地化資產提供端到端分發平臺來優化這一過程是本地化公司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在集成新技術時,目標應該是提供一種簡單、高效、高效和透明的體驗。2019年,SDI Media的母公司Imagica Group收購了Pixelogic(一家為媒體行業提供內容本地化和分銷服務的全球供應商)的大量少數股權。同年,ZOO Digital Group創建了自己的端到端的云平臺ZOOStudio。CQ fluency部署了一個基于Plunet和MemoQ的托管服務系統。
(三) 人才的角逐
在2020年,人才的獲取似乎是每個人的任務。由于來自行業各個角落的LSP都在為預計的業務量增長做準備,因此找到合適的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來做這項工作是一項重大挑戰。這不僅適用于筆譯、口譯員和配音演員,也適用于項目經理和其他內部角色。前100強公司雇傭了超過50000名專業人員。在翻譯市場上,由于兩大發展,譯者的傳統角色正在發生轉變。隨著機器翻譯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譯者需要擔任后期編輯,而視頻等新類型的內容也需要他們去獲取不同的技能。
在口譯市場,費率和工作條件一直在下降。在一些國家,社區口譯員的收入僅略高于最低工資。連鎖反應是,高水平的口譯員要么開始罷工,要么干脆離開這個行業。此外,旨在為優步司機提供一定程度工作保障的加州法律AB5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它可能會影響該州的語言服務市場,因為它要求公司將其自由譯員視為公司內部員工。在這種充滿挑戰的情況下,鑒于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從同一個人才庫中挑選人才,LSP應該考慮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上最優秀人才的首選雇主。
(四) 機器翻譯的瓶頸
盡管自動化還在繼續,但圍繞機器翻譯革命的炒作已經放緩。大中型LSP都報告說,雖然機器翻譯的使用有所增加,但機器翻譯帶來的好處已經趨于穩定。經濟壓力迫使客戶嘗試機器翻譯以提高成本效率,而LSP則在增加機器翻譯的使用,以應對價格壓力和不斷增加的內容量,預計這兩種情況將在2020年繼續。盡管機器翻譯的使用有所增加,客戶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高,但在這一領域并沒有顯著的新進展。機器翻譯引擎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以至于像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沒有足夠的動力投資于進一步優化機器翻譯引擎。鑒于目前的機器翻譯水平已被廣泛接受和采用,在現階段,任何更多的投資都不會轉化為足夠高的回報。
(五) 價格壓力集中在公共部門
對語言服務的需求增加是由于全球化、移民、難民危機,以及人口老齡化。一般來說因為醫療口譯和生命科學翻譯,也通常會影響衛生健康行業,例如,政府的預算不斷被削減。這意味著,尤其是在公共部門,價格壓力很大。在大多數國家,LSP正以價格戰來應對這種壓力。在2019年,這給低年資人群和人才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個影響是迫使一些語言學家已經開始離開這個行業。這是一種危險的趨勢,尤其是在受過良好訓練的語言學家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LSP他們屈服于價格壓力。在瑞典,北歐領導人Semantix因價格壓力過大退出了8200萬美元的翻譯合同。在英國,thebigword已經宣布,到2020年,其80%的客戶預計價格會上漲。此外,一些國家公共部門的過度集中開始暴露出自己是一個虛假的經濟體。丹麥就是一個例子,司法部最大的合同只由一家供應商持有——EasyTranslate。較低的費率和新的條件導致口譯員的抗議和罷工,并導致嚴重的業績問題。結果,丹麥警方在僅僅8個月后就取消了價值8000萬美元的合同。
(六) 兩種對立的趨勢?
隨著行業整合浪潮的持續,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對立的趨勢:多樣化和專業化。游戲本地化經驗豐富的關鍵詞工作室率先進軍媒體領域,通過收購柏林同步電視臺實現本地化。法國的LSP Ubiqus通過收購InPuzzle和Dhaxley實現了客戶基礎的多元化,客戶遍布瑞士、西班牙、比荷盧和德國。英國國際貿易局和IYUNO傳媒集團的合并不僅鞏固在媒體本地化領域的第二位,而且通過將它們的字幕和配音服務結合起來,使每家公司的投資組合多樣化。
那么,這給中小型供應商留下了什么?一些將成為大型企業的收購目標。但隨著大型企業不斷壯大,一些客戶開始轉向能夠提供更專業、定制化服務的小型LSP。中型供應商可能無法直接與大型企業競爭,但他們可以利用正在進行的整合提供利基服務,并通過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脫穎而出。
三、重點關注垂直領域和關鍵領域
語言服務行業有許多不同的部門,甚至在更多的垂直領域中運作。在這一節中,我們將對2019年最突出的行業和垂直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概述和分析,這將是進入2020年最相關的領域。媒體和游戲本地化:關注這個領域,媒體和游戲產業一如既往地充滿希望,所有預測都指向增長。2019年全球媒體行業的規模估計約為5222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底,全球OTT收入將超過2000億美元。與此同時,游戲產業預計到2022年將增長到1960億美元。
(一) 垂直領域
1. 生命科學
穩定的增長和盈利世界不再年輕,平均預期壽命在上升。盡管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醫療保健仍然是一個問題,但各國政府和私營公司繼續在這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此,全球醫療保健市場和生命科學的特定市場可能不會很快放緩。2019年,生命科學產業總收入為1.8萬億美元。2019年,活躍于生命科學領域的LSP的目標市場為60億美元。到2025年,我們估計這一數字將增長到86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7%。
這是LSP的開胃派。然而,生命科學中的本地化操作并非沒有它們自己的一系列挑戰:法規遵從性是關鍵。各國的法規各不相同,當地服務提供商需要掌握最新情況,以確保其運營符合要求的標準。有大量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內容需要在嚴格的期限內使用多種語言。處于食物鏈頂端的LSP,已經在使用AI和MT幫助他們的客戶進行語言驗證、藥物警戒或臨床試驗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像翻譯這樣的傳統服務已經不足以讓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 萬眾矚目的MDR
歐盟醫療器械條例(MDR)將于2020年5月26日生效,可以說,這將是生命科學領域2020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實際上,MDR意味著設備制造商,無論是那些已經進入歐盟市場的制造商還是那些旨在獲得準入的制造商,都需要在質量管理體系方面進行投資。這是因為他們需要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監控性能,并在上市后收集臨床數據,以確保產品和服務的合規性。如果考慮到本地化所有相關文檔的不可避免的成本和努力,這是一項巨大的后勤工作。隨著新的MDR即將面世,醫療器械制造商一直在苦苦掙扎。這可能會導致制造商精簡產品組合,將重點放在推出前和推出后的活動旨在提高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一些尚未進入歐盟市場的制造商可能完全放棄這樣做,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對于LSP來說,這很可能是產量下降的信號,以防他們的客戶放棄整個產品線。對于精通技術的LSP來說,這是一個適應內容必然增長的機會。如果LSP還沒有開始關注MT,2020年對于生命科學本地化來說可能是一個機緣未定的時刻。電子商務:隨著店內零售越來越多地被在線購物所取代,電子商務是一個在過去幾年里出現了顯著增長的垂直購買模式。美國電子商務產業價值5000億美元,約占目標零售市場的15%。在其他國家,這一市場份額甚至更大。在英國,電子商務占據了20%以上的零售市場。全球電子商務的領跑者是中國,四分之一的購物都是在網上進行的。
買方行為的這種變化導致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增加。例如,Shopify現在的商品總值(GMV)為600億美元。與此同時,亞馬遜的收入繼續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3. 趨勢和挑戰
據我們所知,OTT過度競爭已經擾亂了整個行業。隨著內容創造者和發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這意味著重新定義買方的分銷運作和更加集中的結構。這也意味著,由于大多數OTT公司的全球做法,需要本地化的內容有所增加,這對媒體本地化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
游戲業并不落后。游戲即服務、訂閱服務和云游戲等新的發行模式正在重塑我們所知的行業。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顛覆性技術為開發人員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開發人員已經為下一代做好了準備,游戲機(PlayStation和Xbox)計劃于2020年推出。媒體本地化公司目前面臨的兩大挑戰與行業的指數增長有關:可擴展性和容量。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媒體本地化公司擔心他們當前的工作流程有空間限制和人員限制。投資于本地化資產的端到端分銷平臺,為客戶提供輕松、高效、高效和透明的體驗,將是媒體本地化公司在這一擴張階段的另一個重要步驟。
4. 這對LSP意味著什么?
更多的電子商務意味著更多的在線內容,這就引發了更高的本地化需求。Nimdzi Insights最近對在線買家行為的研究表明,本地化推動了用戶的參與,并觸發了購買決策。數據顯示,平均而言,全球超過80%的在線用戶在網站或應用程序上選擇母語,而不是英語。類似比例的受訪者表示,用母語提供產品或服務對他們的購買決定有積極影響。
法律與金融:在媒體和游戲大肆宣傳金錢的地方,人們很容易忘記對常規文件翻譯的巨大需求——例如在法律與金融行業。2019年,法律行業在全球創造了9250億美元的收入,并預計將超過這個數字2021年達到1萬億美元。目前的本地化花費在法律行業估計為40億美元,金融領域25億美元。換句話說,這是個大生意。由于任何商業交易都伴隨著大量的金融和法律文件,這些文件必須為各方所理解,而且整體全球化仍在繼續,因此法律和金融部門對翻譯的需求也在增加。此外,金融機構正在海外拓展業務,商業銀行在全球范圍內晝夜不停地運營,消費銀行試圖通過廣泛的廣告活動來吸引更多的客戶。盡管如此,法律和金融行業在語言服務行業中仍是一個巨大的利基市場。這是因為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游戲。這種垂直的LPS通常為客戶提供24/7的可用性,以支持他們對高質量翻譯的快速周轉的需求。
另一個挑戰是,這些行業的文件往往高度敏感,需要符合當地法律和合規規定。由于法律和金融部門使用的專業術語,機器翻譯的使用率很高。MT有助于確保與特定行業術語的一致性,需要更少的資源并增加周轉時間。在LSP方面,碎片率很高。排名前15位的語言學習者僅占全部語言支出的10%左右。他們目前在法律和金融方面的總收入超過4億美元。就地理分布而言,這條垂線的碎片化程度較低。美國仍然主導著法律行業,約占其收入的一半。歐洲緊隨其后,超過四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歐洲。
(二) 關鍵領域
1. 口譯:不再是翻譯的表弟
在2019年,口譯走出了陰影,成為了一個大行業。在Nimdzi口譯指數中,我們估計口譯市場規模為76億美元。LanguageLine Solutions以4.85億美元的收入成為最大的口譯服務商。
雖然口譯行業仍然主要由許多小公司組成,但通過政府合同進行的并購和集中正在上升。2019年5月,美國Stratus Video和InDemand interpreding合并成為全球第三大口譯集團,總收入達1.109億美元。合并可能也使他們成為醫療遠程口譯領域的領頭羊,口譯市場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LanguageLine Solutions和CyraCom International,兩家公司都在多個客戶垂直領域開展業務。2020年2月,行業外的AMN醫療服務公司以4.75億美元收購了Stratus Video。在歐洲,Acolad集團收購了荷蘭市場排名第二的LiveWords,鞏固了自己在口譯市場的地位。在英國,在接管了司法部之前由人均翻譯控制的合同后的三年內,thebigword從4500萬美元上升到1.2億美元。thebigword的翻譯服務現在占他們收入的50%。虛擬翻譯技術(VIT)正在興起,并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塑造市場。所有的大型口譯公司都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引入了遠程口譯。目前,電話口譯(OPI)仍然占據著遠程口譯市場的主導地位,而視頻遠程口譯(VRI)僅占10%左右。然而,隨著VRI被視為口譯行業增長的頭號機會,這一情況預計將會改變。目前阻礙VRI快速擴張的挑戰是缺乏基礎設施,即穩定的互聯網連接,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和公共設置,以及客戶的接受度。
2. 技術:數字轉型仍在繼續
在全球IT行業中,軟件仍然是增長最快的行業,增長率為8.3%。2019年,IT行業本地化支出預計占所有行業本地化總市場的7%。雖然多供應商系統在IT本地化中占主導地位,但買方本地化經理將國際化和持續本地化(即無最低費用的小項目處理)列為他們的兩大首要挑戰。
3. 機器翻譯
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容交付的自動化程度,機器翻譯被不斷地添加到常規的本地化過程中。除了電子商務、生命科學和社交媒體領域,它是對機器翻譯需求最高的領域。而主要的企業買家(微軟、騰訊、百度、阿里巴巴、谷歌翻譯、Facebook、亞馬遜、eBay等)都有自己的機器翻譯引擎,能夠產生不同關鍵性能指標(KPI)的輸出,機器翻譯現在也在創造性的內容中傳播,比如游戲。在機器翻譯領域最受期待的技術是機器翻譯自動選擇,目前正在宣傳當中,已經由Memsource在測試版中實現。該解決方案自動識別特定用例的最佳引擎,盡管在撰寫本文時Memsource Translate中只有兩個可用的選項:谷歌Translate和Microsoft Translator,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添加更多的引擎。
4. 機器配音
另一項有望在2020年得到更多關注的發展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尤其是機器配音。亞馬遜人工智能和意大利LSP翻譯目前正在尋找方法,使自動配音顯得更自然。Evernote和Ominiscien也在積極試驗字幕的本地化自動化管道,添加自動渲染的本地化配音軌道是自然的下一步。最近的初步概念驗證實驗表明,來自谷歌和IBM的現代神經TTS(文本到語音)引擎已經足夠好了——以至于用戶不再注意到任何缺陷。這些和類似的發展表明,在不久的將來,神經TTS技術將在更廣泛的語言中可用,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公司提供自動配音工具。
四、新興趨勢和流行語
創譯
一個被誤解的趨勢如果一個品牌想要在他們自己的文化偏見的束縛之外獲得成功,他們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做好準備。創譯是一種正在發展壯大的語言服務,幫助品牌在每個地區取得全球成功。關于創譯的確切含義存在著公開的爭論,而且似乎翻譯和創譯之間的區別并不總是很清楚。如果想要有效地應用這項服務,行業需要縮小概念范圍,把它變成可行的東西,讓購買這項服務的企業能夠理解。全球準備需要采取不同的步驟,以便在地方一級吸引全球受眾。創譯只是品牌全球準備的整個過程中的一個步驟。它是一種語言服務,旨在為廣告和營銷領域提供專門的語言解決方案。這類內容在吸引受眾方面具有更高的影響力,這就是為什么需要特定服務的原因。全球準備的需要正在挑戰傳統的翻譯概念。通過考慮全球受眾的敏感性,找到吸引他們的有效解決方案至關重要。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對翻譯、文化或地理文化和地緣政治咨詢等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5G的出現
預計5G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大肆宣傳將成為一個游戲變革者。用戶將能夠在幾秒鐘內下載整個季度的OTT服務,或在他們的手機上玩高分辨率的游戲,而不受干擾。這將導致媒體和游戲本地化的數量增加,并可能在人們可以更方便、更快地訪問服務時解鎖新的消費者類別。但5G不僅會推動媒體和游戲業的增長。不斷增長的視頻內容將需要傳統的LSP來適應新的環境。此外,5G將允許物聯網(IoT)正常啟動。這將產生更多的內容,這也將影響文件翻譯,特別是對于制造業和IT行業。
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經過長時間的爭論和多年的不確定性,英國終于在2020年1月脫歐了。英國退出歐盟的決定不僅會產生政治影響,還會對包括本地化在內的許多行業產生連鎖反應。雖然我們采訪的大多數國內專家和主要參與者都將英國脫歐描述為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但也有一些人將其視為一個機遇。預計英國脫歐將導致文件翻譯量暫時激增。鑒于許多法律變化將影響貿易、金融、工作合同審查等,法律翻譯部門將會增加。此外,英國脫歐也為歐洲制造業和傳媒業的翻譯和本地化創造了機會,因為許多制造商和電視研究正在把他們的業務轉移到歐洲大陸。另一方面,雖然大多數英國本土企業能夠留住現有的歐洲員工,但有些企業可能難以吸引新的人才,因為英國可能對未來的歐洲員工吸引力降低。英國企業明智的做法是,確,F有員工有足夠的動力留下來,并通過向歐洲大陸擴張來降低風險。本地化行業的一些企業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
機器口譯
以前機器口譯只是一個概念,在語言行業里沒有人把它當回事。但到目前為止,這已經成為了現實。像谷歌和Skype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經將機器口譯作為一項免費功能整合到他們現有的產品中。從那以后,市場上充斥著一個又一個的新設備或軟件。在語言服務行業,一些公司正在為企業提供機器口譯解決方案。例如,美國公司為會議和公司會議提供語音到文本和語音到語音的同步服務。在英國,thebigword發布了一個名為voyager translat的應用程序,專門為武裝部隊和國防工業設計。然而,大多數機器口譯技術都是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手持設備正在蓬勃發展,尤其是在日本,但是這一電子產品潮流可能會像神奇寶貝一樣迅速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