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嬰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曾任華東師范大學 和廈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兼外國文學組組長,國際筆會上海中心理事兼翻譯委員會主任,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中國譯協副會長,現為中國譯協名譽理事。對我們的文學翻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認為:“文學是創造性的工作,文學翻譯是再創造的工作,也是一種藝術工作!蔽膶W翻譯家要把原著作者的精神世界通過他的譯文,非常完整地傳達給譯文的讀者,使得譯文讀者能準確地感受到原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同樣達到原著作者希望達到的要求。這不但對文學翻譯家提出了語言方面的要求,要精通兩國語言文字,而且要求譯者在藝術上有較高的修養。
他認為,譯者好比作曲家和演奏家,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演奏家手下是不同的,同一種文學作品在作者和譯者筆下也很難保持相同。再創作中只有抓住原著精神和藝術內涵的關鍵,把翻譯技術和藝術結合起來,好的譯作才能出現,也只有這樣的譯者才稱得上是翻譯家。
當然,草嬰翻譯也離不開字典、各種工具書和參考書。原作中有無數的歷史事件,廣闊的社會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物,作為譯者就必須跟隨作者了解天文地理的廣泛知識,特別是俄國的哲學、宗教、政治、軍事、風俗人情、生活習慣等。這些知識都要譯者自己靠工具書先弄明白。草嬰翻譯的過程就是他在中文與原文之間打磨的過程,是他在兩種表達之間找平衡點的過程。
草嬰對待翻譯事業之用心用力無不讓人敬佩。著名作家馮驥才曾感慨道:“他叫我看到翻譯事業這座大山令人敬仰的高處!蔽蚁,草嬰追求翻譯藝術的境界不在高處,卻在削平阻礙兩種語言間理解的丘壑,消除閱讀中艱澀的“翻譯感”。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